一、集成电路
石墨烯具备作为优秀的集成电路电子器件的理想性质:高载流子迁移率以及低噪声。2011年,IBM成功创造了第一个石墨烯为基础的集成电路-宽带无线混频器,电路处理频率高达10 GHz,其性能在高达127℃的温度下不受影响。石墨烯纳米带具有高电导率、高热导率、低噪声的特点,是集成电路互连材料的一种选择,有可能替代铜金属。有些研究者试着用石墨烯纳米带来制成量子点,他们在纳米带的某些特定位置改变宽度,形成量子禁闭(quantum confinement)。石墨烯纳米带的低维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光电性能:粒子数反转和宽带光增益。这些优良品质促使石墨烯纳米带放在微腔或纳米腔体中形成激光器和放大器。研究表明可将石墨烯纳米带应用于光通信系统,发展石墨烯纳米带激光器。
二、石墨烯晶体管
2005年,Geim研究组与Kim研究组发现,室温下石墨烯具有10倍于商用硅片的高载流子迁移率,并且受温度和掺杂效应的影响很小,表现出室温亚微米尺度的弹道传输特性(300 K下可达0.3 m),这是石墨烯作为纳电子器件最突出的优势,使电子工程领域极具吸引力的室温弹道场效应管成为可能。较大的费米速度和低接触电阻则有助于进一步减小器件开关时间,超高频率的操作响应特性是石墨烯基电子器件的另一显著优势。在现代技术下,石墨烯纳米线可以证明一般能够取代硅作为半导体。
三、透明导电电极
石墨烯良好的电导性能和透光性能,使它在透明电导电极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触摸屏、液晶显示、有机光伏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等,都需要 良好的透明电导电极材料。特别是,石墨烯的机械强度、柔韧性以及透光性优于常用材料氧化铟锡。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制成大面积、连续的、透明、高电导率的少层石墨烯薄膜,主要用于光伏器件的阳极,并得到高达1.71%能量转换效率;与用氧化铟锡材料制成的元件相比,大约为其能量转换效率的55.2%。
四、导热材料/热界面材料
研究表明,室温下石墨烯的热导率(K)已超越块体石墨(2000 W/m•K)、碳纳米管(3000~3500 W/m•K)和钻石等同素异形体的极限,达到5300 W/m•K,远超银(429 W/m•K)和铜(401 W/m•K)等金属材料。优异的导热和力学性能使石墨烯在热管理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石墨烯基薄膜可作为柔性面向散热体材料,满足LED照明、计算机、卫星电路、激光武器、手持终端设备等高功率、高集成度系统的散热需求。这些研究成果为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炭/炭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五、传感器
石墨烯独特的二维结构使它在传感器领域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巨大的表面积使它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即使是一个气体分子吸附或释放都可以检测到。这检测目前可以分为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通过穿透式电子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单原子的吸附和释放过程。通过测量霍尔效应的方法可以间接检测单原子的吸附和释放过程。当一个气体分子被吸附于石墨烯表面时,吸附位置会发生电阻的局域变化。当然,这种效应也会发生于别种物质,但石墨烯具有高电导率和低噪声的优良品质,能够侦测这微小的电阻变化
六、超级电容器与锂离子电池
由于石墨烯具有特高的表面面积对质量比例,石墨烯可以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导电电极。科学家认为这种超级电容器的储存能量密度会大于现有的电容器。由于良好的导电性和巨大的比表面积,石墨烯可在锂离子电池中有广泛的应用:可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也可与SnO2、Si等材料复合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石墨烯的修饰可有效缩短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时间并增加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



2022年7月6日,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报道了通过一锅法制备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修饰的黑磷纳米片(PEI/PEG-BP)并将其用于宽范围监测二氧化碳(CO2)的工作。研究人员首先将黑磷片在乙醇中研磨烘干后得到黑磷粉末,然后将黑磷粉末、PEI和PEG混合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40℃搅拌1小时得到PEI/PEG-BP混合液。之后将PEI/PEG-BP溶液转移到硅基指状交叉黄金电极上,在40℃下干燥,得到PEI/PEG-BP传感器。
气敏测试结果表明,PEI/PEG-BP传感器在空气条件下对CO2的检测下限为200 ppm,在N2条件下检测上限为250,000 ppm,并且传感器具有高的选择性和良好的重复性。PEI/PEG-BP传感器优异的气敏性能归因于材料中的多孔结构和P-N异质结促进了其对CO2的吸附、运输和解吸,BP表面的-NH2和-OH等基团可与CO2分子发生反应。此外该传感器对几种可能的干扰素如乙醇、异丙醇、丙酮和氧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这表明其在检测工业生产过程中CO2含量具有潜在应用。
文献名称:PEI/PEG functionalized Black Phosphorus prepared by a One-Pot method for a wide detection range CO2 gas sensor


黑磷纳米片分散液
100 mL 浓度:0.2mg/ml,溶剂:水;200 mL {};50 mL {};50 mL {};50ml {};50ml {};50ml {};50ml {};50ml {};50ml {};100 mL {};100 mL {};100 mL {};200 mL {};200 mL {};200 mL {};50 mL {};50 mL {};50 mL {};50 mL {};50 mL {};50 mL {};50ml {};10ml {};10ml {};10ml {};25ml {};10ml {}
石墨烯作为吸附材料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已有的研究(如对重金属、抗生素、酚类、染料的吸附)均表明该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但石墨烯类吸附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从水溶液中分离,给其大面积应用于水处理造成了障碍。利用结晶氧化铁的磁性,将其负载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石墨烯氧化物上,制备成磁性氧化石墨烯,可实现既能高效去处水溶液中的污染物,又能磁性分离回收利用的目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MGO可吸附Pb、Cu、Ni、Sr、Cr、Co等金属离子,对有机染料如酒石黄、亚甲基蓝、甲基橙、中性红染料等也有一定的吸附效果。目前MGO复合材料可作为吸附剂用于水中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染料和稀土离子等污染离子的去除。


- 黑磷
- 石墨烯